【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The Economics of Vaccines

疫苗經濟學

The Economics of Vaccines 疫苗經濟學

COVID-19 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經濟遭受嚴重衝擊,但在疫苗問世前,社會恐難以完全恢復到過往的樣貌。

Text_林佩璇/Filia Lin Photo_iStockphoto

到 2020 年 4 月 19 日為止,COVID-19 (Coronavirus–2019)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已造成近 225 萬人感染,超過 15 萬人死亡,是 1918 西班牙大流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傳染病事件。為了減緩病毒傳播,各國關閉邊界,限制民眾外出,餐廳、商場停業,但經濟活動停滯,失業人口劇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將會衰退 3%,是 1930 年代美國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各國央行也紛紛擴大貨幣寬鬆政策以期降低經濟衝擊,但這絕非長久之計,最終仍要透過醫學手段來解決。

對抗傳染病,決勝關鍵在疫苗

雖然科技日新月異,但人類面對病毒,往往束手無策。病毒和細菌不同,特色在入侵人體後,會和細胞結合,快速繁殖,不但容易變異,免疫系統在作戰時也會對細胞造成傷害,如果戰役過於激烈,反而造成器官損傷或衰竭,直接導致患者死亡。目前並沒有任何藥物能只針對病毒攻擊卻不傷害細胞,唯一能有效手段:就是疫苗,把減少毒性或是去活化的病毒注入人體,讓免疫系統得以事先進行演練,當危機發生能快速生成抗體來抵擋。
而 COVDI-19 比一般病毒更難以對付。根據美國疾病管制署(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針對武漢疫情爆發初期所做的研究,在沒有其他公衛手段介入下,COVID-19 的基本傳染數 R0 高達 5.7,也就是一個帶原者可以感染 5.7 個人,這數字遠遠高於流感病毒 R0 值 2~3。超高傳播速度,使得各地確診人數在短時間暴增,導致醫療體系崩潰,引發大規模的死亡。在沒有有效藥物的前提下,只有研發出疫苗,實現群體免疫──美國疾病管制署研究為 80%,才能真正阻斷病毒傳播。

開發耗時費力,過去藥廠興趣缺缺

疫苗雖是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武器,但對於利潤導向的藥廠來說,疫苗市場太小,研發時程太長,且風險太高,同樣的資源不如用來發展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的藥物,因為患者每天都需要服用,開發風險較低,獲利更大。
根據聯博資產管理(Alliance Bernstein)的資料,2019 年全球疫苗市場營收約 350 億美元,僅佔全球製藥業不到 3%。其中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eine, GSK)、默克(Merck)、輝瑞(Pfizer)、和賽諾菲(Sanofi)四大龍頭佔近 80% 份額。若細看各家品項,除了默克的主力產品 HPV 子宮頸癌疫苗是在 2006 年推出,其他藥廠的主力產品如流感、小兒麻痺、四痘混合疫苗(MMRv):預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病毒,都是在 1970~1980 就開發出來。除了流感疫苗因病毒容易變異,需要每年施打外,其他都是只要接種一次就能提供長期保護力,只有新生兒需要接種,大大限制疫苗市場的成長動能。而且在 COVID-19 之前,多數傳染病是區域型或只在落後國家流行,一次爆發感染人從數千到數十萬不等,且多能透過公衛手段加以控制,對藥廠不具有開發的誘因。
再者,疫苗是施打在健康的人身上,相較藥物有著更嚴苛的安全法規,以確保副作用能降到最低,這使得疫苗開發比藥物更加耗時費力。根據期刊 Clic Exp Vaccine Res 的資料,單一疫苗開發過程通常超過 10 年,投資金額超過 10 億美元。科學家需要先花 2~5 年時間培養病毒並找出抗原,再通過 1~2 年的動物實驗成功後,才能開始人體臨床試驗。第一期通常需要數十到百位受試者,到第三期則需要數千至數萬人,且通常要觀察 3~5 年,以檢驗疫苗的長期保護力,最終送交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審查,通常需要 1~2 年。就算成功上市,只要有部分接種者產生明顯副作用,疫苗就會被下架,龐大投資瞬間化為烏有。

新科技大幅縮短研發過程

如今,COVID-19 疫苗研究迫在眉睫,部分科學家採用基因工程,直接利用病毒的基因序列開始研究,大幅縮短開發時程。目前最熱門的核酸疫苗,包含 mRNA 疫苗及 DNA 疫苗,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將可以誘發免疫反應的抗原蛋白的 DNA 質體注入體內,細胞接收後能自行合成抗原對抗病毒。有超過 16 種以上 COVID-19 核酸疫苗正在研發中。其中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和美國 Moderna 生物技術公司共同開發的 mRNA 疫苗已在 3 月開始第一期臨床試驗。
除了核酸疫苗,還有一種是在人體外先合成病毒抗原,裝在特殊載體中注入體內來激發免疫反應,包含奈米疫苗、胜肽疫苗、類病毒顆疫苗都屬此類。這種技術安全性高,但必須要準確地找出有效抗原,門檻較高。目前有超過40種研發中的疫苗屬於這類。不過這些新興技術至今都未曾真正用於人體,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更多研究來驗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公布,至 4 月 8 日,全球有 78 種 COVID-19 疫苗正在研發中,其中 5 種已經進入臨床實驗,速度之快,前所未見。中國的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CanSino Biologics Inc.)日前更宣布將為二期人體試驗招募試驗者,讓股價從 3 月中至今攀升近 80%。世界衛生組織及藥廠多認為,在最樂觀的狀況下,疫苗或有可能在 12~18 個月問世。

速度和安全的兩難

不過,醫界也提出嚴厲警告,倉促推出的疫苗,安全性可能大打折扣,反造成嚴重後果。美國 1976 豬流感疫苗事件就是一個慘痛教訓。當年藥廠僅花 10 個月就開發出疫苗,結果造成數百人因接種疫苗後死亡或得了急性神經炎而癱瘓。這個事件嚴重打擊美國民眾對於疫苗安全的信心,間接導致後來的麻疹、流感大流行。
在經濟議題也有同樣的隱憂。貿然重啟經濟活動恐導致好不容易趨穩的疫情再度惡化,但封城時間過長會使目前慘澹的經濟進一步惡化,未來需要更長的復甦時間。如何在經濟與人民安全中做出取捨,成了各國眼下最迫切的難題。韓國的經驗或可用來借鏡。透過全民普篩盡早抓出感染者,並利用科技密切追蹤患者的活動軌跡,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從 2 月時的近 1,000 人,降到現在是數十人,是全球少見的在不封城、不停工的情況下就控制住疫情的國家。
不過,公衛手段終究只能暫時控制疫情,重新爆發的風險如影隨形。哈佛公衛學院最新研究更指出,為了避免出現醫療擠兌,間隔性或是長期維持社交距離可能需要維持到 2022 年。就算疫情消退,也要持續監控,因為最遲可能在 2024 年又會有另一波爆發。除非研發出疫苗、廣泛施打,否則人類生活可能都難以完全恢復到往昔的樣貌。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