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BROKEN CAPITALISM AND AMERICAN DREAM?

破功的資本主義與美國夢?

BROKEN CAPITALISM AND AMERICAN DREAM? 破功的資本主義與美國夢?

表面上放任自由競爭,「隱形的手」反而造成市場失靈,更加劇了美國的不平等。

Text_李紹廷/Michael Lee Photo_iStockphoto

當 2020 年二月中新冠病毒 ( COVID-19 ) 擴散至全球,全球最大避險基金 Bridgewater 創辦人 Ray Dalio 卻認為,相較病毒而言,財富不平等反而是他更擔憂的長期議題。由於 1970 年代因石油危機造成的停滯性通膨 ( Stagflation ),強調政府可透過財政政策提升需求的「凱因斯經濟學」突然失靈。1980 年代,美國雷根總統 ( Ronald Reagan ) 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 ( Margaret Thatcher ) 轉而擁抱供給面經濟學;主張政府應放鬆管制與減稅,強調自由化、私有化與全球化,認為市場有隻「看不見的手 ( Invisible Hand )」可自行完美運作。

產業集中度上升

然而多數經濟學家指出,除了全球化導致美國勞工處於相當不利的地位,自由放任與競爭增強了大型企業的市場操縱力,進而轉化為政治與立法力量,才是加劇了美國日益嚴重不平等的主因。數據顯示自 1980 年以來,美國併購案件捲入反壟斷法比例大幅減少,併購金額也不斷創新高。
瑞士信貸統計美國自 1996 年以來,上市公司曾一度達 7,300 家,但 2016 年僅剩一半。平均企業市值從 1996 年 17 億美元,20 年後攀升至 69 億美元;但同期股市市值僅成長一倍,顯示出現「大者恆大」趨勢。規模擴大後,公司平均資本報酬率也從 1996 年的 5.5% 上升至 2016 年 9.1%。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警告,1997 年至 2012 年期間,美國各產業前四大企業市佔率,平均從 26% 上升至 32%。2017 年的研究也指出,美國超過 75% 產業在 90 年代後出現集中化現象,企業獲利提升並非來自改善經營效率,而是因市場力量 ( Market Power ) 的扭曲。目前美國部分產業出現嚴重集中化,例如啤酒、食品加工、航空、汽車、電訊、銀行、信評、產險、農業、居家修繕、藥局等;代表新經濟的電子商務、搜尋引擎、社群媒體、手機服務等等更是被一至兩家業者主宰。

操縱案例

資本主義盛行下,企業責任就是最大化股東利益。許多案例顯示,大型企業不斷濫用市場操縱力提升市佔,甚至透過遊說影響立法。例如 2008 年美國啤酒產業整併,兩大啤酒商市佔率瞬間提升至 90%,售價也立刻上漲 6%。迪士尼公司創辦人 Walt Disney 於 1928 年創作米老鼠,相關著作權將在 2003 年,也就是 75 年後到期;但迪士尼公司透過遊說,美國於 1998 年通過新法,將著作權擁有期限延長 20 年至 2023 年,該條文也被各界譏為「米老鼠保護法」。
美國藥價高居不下主因為藥品的專利權;美國人每年平均花約 1,200 美元買處方藥,比第二名的加拿大多出 40%,也為德國與英國的兩倍;20% 的美國民眾曾因成本過高而取消診斷、治療或回診。儘管相關專利已到期,專利局卻默許與原先藥品微小的差異,就技術性成為新藥申請專利的理由,這種延長專利手法稱為產品跳躍(Product Hopping)。美國製藥與保健品產業每年遊說金額高達近 3 億美元,幾乎為第二名的保險業兩倍。
科技公司近年也不乏操縱醜聞,例如 Google 在網路搜尋方面偏袒自家服務,曾將火紅的商家評比網站 Yelp 剔除搜尋頁面,並發展自己的評比系統。2013 年跳過首屈一指的圖片供應商 Getty Images,直接在 Google Images 顯示受版權保護的圖片集;人們因此不需要進入 Getty Images 網站,造成其流量大減 85%。歐盟 2017 年開出高達 24 億歐元罰單,理由是 Google 濫用其在搜尋引擎市場的地位,並長期扭曲搜尋結果排名,甚至優先推廣自家服務。

金融業道德的崩壞

金融業操縱市場案例,最惡名昭彰的莫屬 2012 年被揭發的倫敦同業拆放利率(LIBOR)醜聞。由於全球超過一百兆美元的交易商業合約,皆以倫敦時間下午四點的定盤價為基準;加上定盤價在 4 點前後的 30 秒內決定,大型銀行交易員因此有了上下其手機會。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銀行普遍遭遇流動性壓力,但為了掩蓋資金緊張的事實,銀行心照不宣地刻意壓低報價,以美化帳上獲利。參與的業者皆為歐美大型銀行,合計被罰款超過 90 億美元。
強調市場機制與放任自由競爭的結果,2008 年銀行與信評公司共同引發了次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但銀行多年來在政府機關安插人馬,例如 2008 年美國財長 Timothy Geithner 對抗國會和官員,全力替銀行家護航。銀行業者最終依靠納稅人的紓困金存活,結果兩年後華爾街宣布發放史無前例的大紅利,蓋特納後來也轉戰金融圈領取高薪。由於銀行家看準了政府不會讓大銀行倒閉,其中的不平衡創造出道德風險(Moral Hazard),就像丟銅板丟到正面屬銀行家贏,但反面卻是納稅人輸,銀行家只贏不輸!
2007 年聯邦儲備局資產只有約九千億美元;之後量化、「增表」令 2017 年資產增加至 4.5 兆。本來已開始「縮表」至 4 兆以下,可是近期已遠遠超過 5 兆美元。為因應疫情,聯邦儲備局自二月底以來購債更是不手軟,資產規模從今年二月底 4.2 兆,大幅增加至目前近 6.4 兆美元;而且未來還會百無禁忌、無限量的回購,包括垃圾債券!今年三月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無限量買進債券 ETF,甚至史無前例買進因疫情被降評的墮落天使 ( Fallen Angel ) 垃圾債。聯準會短期內為了因應疫情的舉措,長期可能導致更巨大的道德風險!

企業獲利與執行長薪酬成長

「自由競爭」的結果,大企業反而成為實質的受惠者,結果就是國民所得被企業奪取的比率增加。數據顯示企業獲利佔比持續上升,但員工薪資的比重卻降低。例如公司利潤佔美國 GDP 比重從 1980 年約 5%,上升至如今 10%;員工薪資佔比同期則從 67% 降至 63%。此外,由於美國前 10% 富人持有超過 80% 股票市值;當多數人沒有股票,企業獲利增加使股價提升,更使不平等程度惡化。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指出遊說與影響管制機構的美國企業股票長期可打敗大盤;過去 10 年來,每年平均勝出指數超過約 5 個百分點。
除了股東受惠企業利潤上升,勞工薪資的成長多數流入企業高層。1978 年美國執行長酬金對勞工平均薪資比約 30 倍,如今已高達近 300 倍,同期歐洲各國約 50 至 150 倍。由於執行長酬金很大部分來自股票選擇權,執行長近年也不斷動用公司資金進行股份回購,用意為提升或支撐股價。據統計,2000 年至 2018 年,美國標普 500 市值從 2000 年約 12 兆美元,成長至 2018 年 24 兆;但 2018 年美國庫藏股金額卻高達一兆美元,為 2000 年當時 2,000 億美元的 5 倍。

貧富差距擴大與生產力下滑

「資本主義」加上「自由放任」的結果,使美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根據世界不平等資料庫(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1980 年美國頂層 1% 所得佔總收入約 11%,如今已成長近一倍至 20%。後 50% 美國民眾收入占比,則從 1980 年兩成,一路降至今日約 12%,通膨調整後的絕對金額在 50 年內無成長,平均約 1.7 萬美元。
財富存量數據則更驚人;目前頂端 1% 美國人口掌控 40% 財富,較 1980 年當時 23% 為高。後 50% 美國人口在 2008 年以前,淨值佔比則不超過 2%,平均財富淨值約五千美元。2009 年後財富甚至為負,儘管近年已擺脫負數,但淨值仍只有 2007 年的一半水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去年報告也顯示,約有 4 成美國民眾拿不出 400 美元應急。
不論是前 1% 頂層收入或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係數(Gini Coeicient),數據皆顯示美國貧富差距大於已開發國家或歐洲等地。經濟學家認為,貧富差異擴大已使美國生產力下滑;尤其是 2009 年後美國已不如其他先進國家。例如美國近 9 年(2010 年至 2018 年)每小時 GDP 成長率僅 0.6%,甚至低於歐元區平均的 0.9%。因此,美國近十年來較高的經濟成長,其實來自較長工時。
美國夢(American Dream)源自 19 世紀英國殖民時期,是一種相信只要經過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生活的樂觀主義。然而根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指出,1940 年出生的人,有 92% 的機率收入高於父母或其同齡層;到了 1980 年,此比率已降至 50%;經濟學家估計今日只有三分之一美國人相信下一代會更好。

人類需要多元發展的資本主義

放任自由競爭,「隱形的手」反而造成市場失靈,更加劇了美國的不平等。美國杜魯門總統 ( Harry Truman ) 曾在 1950 年國情咨文中譴責獨佔企業,因為經濟集團的權力過大,將會成為民主制度的考驗;歷史學家也警告,若不平等持續惡化,社會將分崩離析,到頭來反而使經濟付出巨大成本。
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應該要調高所得稅與遺產稅;也有人主張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政府應反對獨佔與大型合併案,強化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的執行。福特汽車創辦人 Henry Ford 一百年前曾說:「這個產業須維持高工資與低售價,否則會自我毀滅;因為不這麼做,光顧的人有限。」看來他一百年前就了解,經濟不是老闆與員工之間的零和遊戲。人類需要多元發展的資本主義,妥善的為全體社會效勞,而不是掠奪或壟斷,社會如此才可長保繁榮與穩定。

名詞介紹

資本主義 ( Capitalism ) 是私人擁有資本或財產等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由個人或公司決策,而非由國家控制;經濟行為則在競爭的情況下,尋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相對應的是共產主義 ( Communism ),其反對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產公有制;土地和資本財產為人民共同所有。目前廣泛被認可的共產主義國家,包含中國、越南、寮國、古巴與北韓。不過目前學者普遍認為,中國、越南以及新加坡更接近國家資本主義 ( State Capitalism ),為一種資本主義與政權結合,由國家或國營事業主導、控制的一種資本主義經濟。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