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積極推動醫藥改革,加速新藥審批,放寬投資限制,吸引來自歐美藥廠及基金的資金,並透過並購國外中小型公司來提升技術。目標到 2020 年,生技產業規模達到約 8 至 10 兆人民幣,佔 GDP 比重超過 4%。在政策帶動下,2018 年上半年,A 股中生物醫藥股總市值已較去年成長 23%。但層出不窮的問題藥品事件也顯示出法規及監管有著巨大漏洞,讓這兆元產業猶如在沙灘上蓋大樓,因地基不穩而無法持久。
積極從「仿制」升級至「創新」
中國藥廠主要生產專利已過期的藥物,包含生物仿效藥 (Biosimilar) 、學名藥 (Generic Drugs) 、原料藥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中國目前有超過 5,000 家藥廠,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供應國,佔全球產量的 40%。但產品價格遠低於一線藥廠,因此中國生技產業的全球市佔僅有個位數。在政策的帶領下,中國藥廠近年積極發展前沿技術,包含 免疫療法、基因定序及腦科學。
不同於歐美藥廠有著廣博的科學研究基礎及高度的創新力,中國的優勢在於龐大的人口能提供充分的病例及潛在市場,充裕資金以及低研發成本。而寬松的審查能加速的臨床實驗及新藥上市的流程。中國藥廠在基因定序、免疫療法等前沿技術已小有成績。以目前最熱門的 CAR-T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腫瘤免疫療法為例,中國有超過 20 家藥廠及機構投入研究,登記在案的臨床項目高達 156 個,多過美國的 87 個。在 2017 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SCO) 中,中國研究團隊亮眼成績也引起的全球的注目,並吸引歐美藥廠前來合作。嬌生 (Johnson & Johnson) 在今年初便宣佈和中國新創藥廠-南京傳奇生技 (Legend Biotech) 合作開發治療多發性骨髓 瘤的 CAR-T 療法。
除了提升研發技術,中國藥品監管體系也積極和國際接軌,並在 2017 年 6 月加入了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 (ICH) 。 ICH 主要任務是協調全球藥品監管系統標準化。中國加入後,國外藥廠新藥在中國上市的審核流程可加快 2 至 3 年,中國藥廠則可節省研發及查驗成本,加快國際發展的腳步。
專注先進技術,卻忽略質量問題
中國生技產業積極在海外市場開闢疆土,國內卻壟罩於劣藥陰影。長春長生一案已是自 2004 年以來的第十起疫苗事件,頻率之高,引起民眾人心惶惶。除了問題疫苗,幾年前亦爆發過大規模的臨床數據造假事件。多起外銷原料藥因質量問題而導致召回。如果父母因擔心問題疫苗而不給小孩接種,
恐提高致病率、群聚感染的機率,將造成極大的醫療及社會成本。若當患者因服用劣質的中國原料藥或學名藥致殘或死亡,更可能引發國際問題。
這幾起案件,令人聯想起 2008 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當時有 6 名嬰兒喪命,近 30 萬名嬰兒終身壟罩於腎功能不全的危機中,更造成全球恐慌。根據麥肯錫諮詢公司,至今仍有超過半數的中國父母對於國產奶粉疑慮未消,傾向購買國外產品。
監管不力,違法成本低是主要原因
層出不窮的劣藥問題,突顯中國藥品監管體系不力風險。以長春長生一案為例,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從 2009~2014 年的 34.0%,突然在 2015 年躍至 77% 以上,間接證實了公司 從2014 年開始的造假行為。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 2017 年 10 月查獲後,竟未將其停業,使得劣質產品持續流入市面。人手不足亦為監管失效的一大主因。中國具有藥品檢查資格不到 500人,要審查超過 5,000 間大小藥廠,心有餘而力不足。
另一問題在於違法成本低。過去數起問題疫苗案中,主事者多只受到行政處罰,相關罰金低,無法達到威懾作用。如長生生物也僅被罰 344 萬人民幣,對一間年賺近 6 億人民幣企業而言是九牛一毛。另外,藥害訴訟曠日費時,賠償標準也低,因此在中國,這類型的訴訟案很少。但在歐美,訴訟是藥廠最大的風險,亦是避免劣藥的有力武器之一。藥廠一旦敗訴,和解金動輒數億美金。默克藥廠 (Merck) 在 2007 年便針對已停產的關節炎止痛藥偉 克適 (Vioxx) 的集團訴訟案付出高達 48.5 億美元和解金,是偉克適一年銷售額的 2 倍以上。
中國已開始重視產品質量,但轉型仍需時間
過往中國一味追求高經濟成長,忽略規範及監管,導致弊端叢生,國際形象亦嚴重受損。中國政府近年來已開始重視產品質量問題,修訂各種法規。例如,在 2008 年毒奶粉事件發生後,政府隔年就頒布食品安全法,並在 2013 年建立國家食藥監總局,負責監管食品及藥品,但改革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美國在 1955 年卡特疫苗事件—因劣質小兒麻痺疫苗而導致近 200 名接種者癱瘓,耗費數十年才建立嚴謹且完善的法規及監管體制。轉型之路 漫漫,而每一次的危機都可能是改革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