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6 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WFP)召開記者會表示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南部目前正面臨嚴峻的旱災和飢荒,當地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連續四年沒有下過一滴雨。
“史無前例”的農業失收
多年旱災的累積效應已導致當地絕大部分的農地長期歉收,造成超過 100 萬居民都處於嚴重糧食不足的狀態。視察當地的專家無奈地陳述過去幾個月來,許多家庭只能依靠吃仙人掌果實、野生葉子和蝗蟲勉強維持生命。
根據聯合國 ( United Nations ) 的推測,如果現在的情況持續到 10 月,生活在最嚴重的第五級「災難性」飢荒條件下的人數可能達到 2.8 萬人,而有十幾萬名兒童則可能面臨因長期營養不良,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會產生「不可逆轉的傷害」。
原本以農業和生態旅遊為主要經濟活動的馬達加斯加歷史上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與飢荒有關的天災人禍。相對於非洲其他地區之前由內戰頻傳、政府政策...等人為因素導致的大規模飢荒,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長表示馬達加斯加的飢荒是非洲和全球前所未有,第一個由全球溫室效應導致當地長期乾旱所引起的大飢荒。考量馬達加斯加全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不到全球的每年 0.01%,當地居民現在卻成為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受害者,這似乎非常的不公平。但農業大國馬達加斯加的大饑荒未來有可能在其他國家重演嗎?
農業惡性循環:溫室效應第二大主因
根據聯合國去年的統計,溫室效應帶來的極端氣候在未來只會有增無減,也會使全球食物供給更不穩定。近兩年來,全球就經歷了澳洲森林大火、中國河南地區和美國東部的大雨成災、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則遭逢近 30 年來最嚴重的蝗害。美國今年南部和東北部諸多州也都飽受洪水氾濫之苦,但美國西部卻又因為乾旱幾乎每年都野火頻傳。這些因為極端氣候效應引起的天災和反覆的新冠疫情造成近兩年全球食物供給大減,聯合國估計在天災和疫情的衝擊下去年全球有 7 億至 8 億多人飽受飢餓之苦,比疫情前增加了 15%。即便疫情在未來因為疫苗及醫學上的突破能得到控制,聯合國專家也預測逐年惡化的溫室效倘若無法改善,全球糧食作物的供給將在未來 30 年間減少 3 成 。另一方面,如果世界人口數在 2050 年從目前的 79 億增加至 100 億人,專家預估全球糧食供給也必須增加五成才能滿足因人口成長帶來的大量需求。但持續以既有的生產方式大量增加農作物的栽種和農畜的飼養就能解決未來的糧食危機嗎?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針對全球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的統計,去年農業、養殖、畜牧等糧食生產相關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了人類各項活動總排放量的 18.4%,是全球溫室效應第二大主因,僅次於工業所需能源使用的排放量(24.2%)。糧食生產相關活動中,又以牲畜飼養,尤其是食用牛隻和羊群的飼養佔最大宗,佔了人類總排放量的 5.8%,農業用肥料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4.1%)則在之後。如果現有的糧食栽種和農畜的飼養方式沒有改變,更大規模的增加產量只會造成溫室效應的持續惡化。而接踵而至的極端氣候又會導致糧食作物的供給減少,也導致可耕作及可飼養農畜用地因氣候變遷更加減少,進而造成更大的食物供給短缺,成為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耗損和浪費 : 另類的糧食危機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生產的食物中有 1/3,或將近 13 億公噸的食物在生產過程被耗損或是被消費者浪費掉,這個數字超過全世界每年穀類作物生產量(23 億公噸)的一半。每年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各浪費掉價值 6 千 8 百億美金和 3 千 1 百億美金的食物。已開發國家所浪費掉的糧食(6.7億公噸),幾乎是整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食物生產量的 3 倍(2.3 億公噸)。在台灣,根據環保署 2018 年的統計,全台廚餘回收量高達 59 萬公噸,將廚餘桶堆疊起來高達 1 萬 3 千 5 百座台北 101 大樓的高度。
食物的耗損和浪費不只使得原本就抓襟見肘的糧食供應雪上加霜,也造成溫室效應更加惡化。根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每年全球糧食損失和浪費產生的碳排放量高達 44 億噸,跟全球的各大國排放量相比,僅次於中國(107 億噸)和美國(58 億噸),甚至超過工業大國印度和俄羅斯。如何避免減少食物浪費已是全球趨勢,聯合國、美國以及歐盟都預計在 2030 達到減少 30% 的廚餘量。台灣去年的垃圾性質分析中,廚餘類含量為 21.8%,為近 10 年來最低占比。每人每日廚餘產生量由 2011 年的 0.25 公斤下降到去年的 0.14 公斤,減少近 4 成,也展現國人綠色飲食習慣的養成及惜食推廣的成效。
永續健康的綠色飲食
除了減少食物浪費外,一般人飲食型態的改變也是永續環保的關鍵。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進一步的定義,永續飲食在保障食物安全與營養的同時,也要在「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三大面向上取得平衡,使而達到永續發展。除了盡量增加在地食材的使用,以減少食物運輸過程所消耗的能源而產生的碳足跡以外,日常食物種類的選擇也對減少排碳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一般來說,動物性蛋白質,尤其是需要大量水源、草地、穀物飼養的動物在飼養過程中會產生排放大量的溫室效應氣體。牛羊等反芻家畜更會在它們的消化過程產生甲烷,而甲烷的暖化潛能比二氧化碳高 21 倍。所有動植物主要蛋白質來源中,又以飼養牛隻對環境的衝擊最大。如果人類現有的飲食習慣依舊不變和對牛肉的需求持續增加,到 2050 年,養殖牛隻所需要消耗的飼料和水每年就足以供養全球 20 多億人口。根據統計,牛肉每 100 公克蛋白質的生產過程中就會排放 20 公斤的二氧化碳,生產雞肉每 100 公克的蛋白質則排放 4.3 公斤的二氧化碳,魚類飼養則只排放 3.5 公斤。
植物類蛋白質則更少,豆腐和堅果類每 100 公克的蛋白質只排放 1.6 和 0.8 公斤的二氧化碳。牛肉的生產不只產生大量溫室效應氣體,人類食用之後也會產生更多的氣體,假使每週吃 1 到 2 次牛肉,每人一年下來會產生 604 公斤的溫室氣體,相當於開汽油車行駛 2 千 5 百公里的排放量。因此適度的減少動物類蛋白質,尤其是牛肉羊肉的食用,可事半功倍的減少溫室效應的衝擊。
健康方面,現在的社會充斥著各種精緻和加工食品,過多的肉類攝取也容易導致油脂過高而衍生的各種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文明病。增加植物性食材為主的飲食習慣不但可使我們更加的健康,同時綠色永續飲食又能減少食物供應鏈對環境的負面傷害,如食物生產過程中對土地的消耗和溫室氣體的排放。但大量耕種植物性食材也會對水資源帶來明顯的負擔,尤其全球有 1/4 的人口居住在缺乏穩定供水的國家中,而近年來的極端氣候又造成全球更多的乾旱、熱浪、野火等天災。因此在推行綠色飲食的過程中,也必須採取其他減少水資源浪費的措施,才能夠更完善地規劃與推廣綠色永續飲食。在各項權衡取捨之後,永續性的綠色飲食對全球溫室效應的改善仍是利大於弊,也因此聯合國的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中建議飲食可作為緩解全球氣候變遷問題中,強而有效的策略。
在極端氣候帶來的天災逐漸成為人類生活中的新常態時,永續性的綠色飲食將是人類在餐桌上利人利己,保護地球的新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