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The Endless Opportunities of Virtual Reality

虛擬實境的無限可能

The Endless Opportunities of Virtual Reality 虛擬實境的無限可能

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是 2016 最熱門的科技題材之一,它所帶來的創新,絕不只侷限在娛樂,透過 VR ,醫療、教育,任何產業都將有全新的樣貌。

Text /林佩璇 Filia Lin Photo / shutterstock 2022.12.04

虛擬實境的影響,正延伸至各領域

隨著 LTE 普及,網路頻寬擴大,數位內容每分每秒都在急速成長。人類已無法滿足平淡的 2D 影像,渴求更生動、更刺激、更有互動的體驗。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VR)應運而生。 VR 科技能「欺騙」人的感官,讓使用者在如假似真的虛擬 3D 空間中和虛擬物件即時互動。全新的感官體驗為這幾年略嫌平淡的科技業注入一股活力。市場一度擔心虛擬實境會如同 3D 列印般只能應用在小眾市場─意即娛樂及遊戲產業,最終因無法普及而是曇花一現。其實, VR 科技早已走入醫療、教育、軍事等領域且掀起一波革新潮流。透過VR,廠商能加快商業開發、提升訓練成果、增加成功率。許多公司早已針對非娛樂領域進行開發。目前 VR 科技仍受限於設備良莠不齊,硬體舒適度低,缺乏優質內容等問題尚待廠商解決,短期不太可能有爆發性成長。隨著軟硬體技術成熟,應用的領域將會越來越多元,長期發展前景仍備受矚目。

VR 正革新醫療產業

當市場都認為虛擬實境不過是另一種娛樂裝置,醫學界已開始應用於手術、診斷、治療及訓練。 2015 年底,美國邁阿密的 Nicklaus 兒童醫院的心臟外科雷蒙德·伯克( Redmond Burke )醫生就在 Google Cardboard 的協助下,成功地為一名才 4 個月大且先天缺少左肺及心臟發育不全的女嬰,完成高難度手術,挽救了小女嬰的生命。伯克醫生先把核磁共振的影像從 2D 轉成 3D 並上傳到 iPhone ,再透過 Google Cardboard 觀看研究。伯克醫生表示, VR 裝置提供的影像有足夠的精細度讓團隊能確切的掌握女嬰器官的形狀和位置。這並不是單一個案。 2012 年上市的 NeuroTouch 就是個結合虛擬實境及反饋式手把的外科手術模擬機。不少醫院已廣泛運用於訓練及研究。台灣醫學院也已引進 VR 裝置來教授解剖學,除了外科, VR 科技應用在心理、睡眠治療等領域,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研調機構 RnR Market Research 預估,醫療相關的虛擬實境市場在 2014 至 2019 年將有 19.4% 的年複合成長率。

知識透過 VR 躍出紙本

除了醫療,虛擬實境也在教育界投下震撼彈。現代孩子受智慧裝置影響,單向的教學及平淡的書本已引不起興趣。透過 VR 裝置,平淡無奇的圖片變成聲光俱佳的 360 度全景影片,書中的知識躍然眼前,大幅提升學生的動力。根據統計,已有超過50萬以上的學生透過 VR 裝置在 Youtube 上觀看教學影片。當孩子習慣了這樣的方式,將會快速帶動需求,從而刺激產業發展。不只教育界,各國軍方也利用 VR 科技來訓練士兵,讓他們有如真的在戰場中展開部署、巡邏、攻擊,而這一切在基地就能完成。這不但能提高訓練效果,還能節省成本。以空軍來說,一個駕駛模擬艙跟 VR 裝置只要約 1 至 2 萬美元,一架戰機卻要花上百萬美元,這還不包含維修及損壞成本,也難怪軍方趨之若鶩。就連不少球隊也已透過 VR 科技來提高隊員的訓練效果。

VR 和 AR ,混搭是新潮流!

VR 科技是讓虛擬世界感覺起來是真實的。擴增實境 AR(Augmented reality)是以現實世界為基礎,擴增相關資訊如天氣、路況。最新的話題是結合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混合實境( Mixed Reality ),微軟最新推出的 Hololens 就是 MR 的代表。 MR 結合兩種科技的特性,發揮 1 加 1 大於 2 的效果,使用者利用 MR 裝置讓 3D 虛擬物件憑空浮現於現實世界中且與之互動,未來可以應用在商業開發、科學研究、軍事、教育等各種領域。微軟已推出開發平台並數十家第三方廠商如 Intel 、三星、奧迪等不同領域的廠商合作以加速建構完整的生態鏈。

內容才是核心!

虛擬實境發展才萌芽,已成兵家必爭之地。但若是缺乏豐富且吸引人的內容,就如同空洞的好萊塢特效大片,只怕會票房不佳。除了耐用且舒適的硬體,軟體及內容才是邁向成功的鑰匙。根據高盛的分析, 2025 年 VR/AR 市場產值將高達 800 億美元,而其中近 45% 就是來自軟體,例如,臉書的 Oculus VR 已提供 200 多套遊戲來吸引消費者, OS 廠及裝置廠已提供各種開發平台給第三方廠商開發相關軟體。除了傳統媒體業,線上影音業和入口網站如新浪、亞馬遜、阿里巴巴更是積極搶佔內容這塊大餅。誰能成為最後贏家,就看誰能掌握使用者的需求,提供最棒的體驗。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