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传递优质生活美学 - 领略顶级生活的极致品味

WEWORK CEO-SANDEEP MATHRANI

丰富地产经历,希冀带领品牌缔造佳绩

WEWORK CEO-SANDEEP MATHRANI 丰富地产经历,希冀带领品牌缔造佳绩

全球最大共享工作空间公司 WeWork 在历经 2019 年的风雨飘摇后,于今 2020 年 2 月正式宣布由拥有丰富房地产经历的 Sandeep Mathrani 接任执行长,并希冀在执行董事长 Marcelo Claure 与 Sandeep Mathrani 的联手合作下,一同带领 WeWork 突破困境,缔造品牌佳绩。

Text_Lilias Lee Photo_WeWork、达志影像

原 WeWork 的母公司 We Company 可望在 2019 年底前完成上市计画,成为当年仅次于 Uber 的第二大 IPO(Initial Public Oering 首次公开募股),但由于持续的亏损与外界的质疑,迫使 We Company 在 2019 年九月暂停上市计画。而在历经创办人兼执行长 Adam Neumann 的下台风波后,WeWork 最大外部股东日本软银集团(SoBank Group Corp.),则在 2019 年十月同意挹注资金协助 WeWork 重整,并由软银高阶主管 Marcelo Claure 接任执行董事长,而 Sandeep Mathrani 便是由 Marcelo Claure 亲自聘请来的救援大将。

WeWork 新加坡 Suntec Tower 5 以挑高格局和客厅化的会客空间,营造像家一般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WeWork 新加坡 Suntec Tower 5 以挑高格局和客厅化的会客空间,营造像家一般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期待败部复活重启优势

过去曾成功率领全美第二大不动产公司 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 败部复活的 Sandeep Mathrani,在 2009 年 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 宣布破产,成为美国房地产业史上最大宗破产个案后,Sandeep Mathrani 随即在 2010 年走马上任接手执行长一职,并且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重组公司资本、裁撤亏损单位,成功改革 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并 在 2018 年时以 150 亿美金的价格,将其出售给房地产公司 Brookfield Property Partners。
而他也在并购案后,接续担任 Brookfield Property Partners 零售部门的首席执行长。而在更早之前,Sandeep Mathrani 也曾担任房产公司 Vornado Realty Trust 总裁,以及纽约房地产开发商 Forest City Ratner 的执行副总裁。除了在房地产和零售业拥有丰富的工作资历,其实 Sandeep Mathrani 还曾引领投资共享工作空间公司 Industrious,因此对共享工作空间也有着高度的营运远见。
相较于过去 Adam Neumann 所立下的新创科技公司路线,随着 Sandeep Mathrani 的加入,WeWork 似乎也直接宣告了将更加着重房地产业务的操作整合,以求开源节流,从根本处来改革公司体质。在房地产界拥有丰富人脉资源与协商经验的 Sandeep Mathrani,在接手 WeWork 执行长后,也开始直接参与和建筑业主间的商谈,以协商出最佳的合作方案。 Sandeep Mathrani 在今年六月接受美国 CNBA 电视访问时便表示,自 2019 年秋季以来,软银( SoBank )已向 WeWork 提供了约 55 亿美元的流动资金,使 得 WeWork 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新阶段的运营与组织调整,而 WeWork 当前也已透过租赁资产获得营运改善,并且期望在 2021 年时实现盈利目标。而 Sandeep Mathrani 另一项宝贵资历─零售业营运,在此刻也成为重塑 WeWork 的另一项有利要素,毕竟零售业最大的获利模式便是让顾客一再回流,让 WeWork 与会员缔结长期而友善的关系,以会员服务为首要的营运方针,也将以更全面的方式落实在全球 WeWork 共享工作据点里。

以台湾的山海森林为设计灵感的 WeWork 台北,不仅工作空间里满是绿意,玻璃墙外也是一片绿意盎然。
以台湾的山海森林为设计灵感的 WeWork 台北,不仅工作空间里满是绿意,玻璃墙外也是一片绿意盎然。

WeWork 的现在进行式

在经过大规模裁员,同时出售 Teem、The Wing 等多项非核心业务后,现阶段的 WeWork,将更全力专注于共享工作空间这项主轴业务的发展。根据 WeWork 所发布的 2020 年第一季度报告,WeWork 目前已在全球 38 个国家、共 149 个城市,建立有 828 个共享工作空间服务据点,并拥有超过 693,000 名会员。比较特别的是其企业会员的显著增长,目前 WeWork 全球的企业会员比例已提升至 45%,尤其在今年二到四月间,大中华区的企业进驻数更直接呈现倍数成长,像是电商、物联网、线上学习网站等网路企业,都在疫情间大大扩充工作座位数。
由于亚太地区拥有全球最多的青年人口与劳动人口,加上亚洲地区的创新产业发展依旧在浪头上,因此亚洲,尤其大中华地区在近几年都 是 WeWork 十分注重的发展区块。在 2016 年开展大中华地区业务的 WeWork,除了协助在地企业国际化、积极谋合国际企业入驻的整合运作模式,更藉由多元合作、多元互惠,来增加企业入驻诱因。 WeWork 同时也以客制化方案、协助联系人才等服务,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当然灵活有弹性的工作空间、迷人的空间设计,一直是 WeWork 提振工作效率、带动上班热情的基本配套。像是在 2019 年 11 月开幕的 WeWork 台北,便直接以八层楼、充满自然绿意的共享工作空间而备受瞩目。位于信义区松仁路上的 WeWork 台北,是 WeWork 入驻台湾的第一个据点,包含云端智慧机器人运营商达闼科技(CloudMinds),以及将 VR 技术应用于医疗临床模拟训练的肯狄科研(Medical Augmented Intelligence,MAI)等,都是进驻 WeWork 台北的工作团队。 WeWork 台北在空间设计上特别强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并且将台湾的山、海洋、森林等大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让每个楼层的工作空间都显得生机盎然、朝气蓬勃。而 WeWork 创新的工作空间,也获得入驻团队的正向回馈,像是肯狄科研(MAI)创办人张嘉斌便表示,来到 WeWork 后,同仁的创造力和共创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WeWork 台北除了各式工作座位、会议空间,同时也配备有客厅、饮料吧台、足球游戏机等让会员放松休闲。
WeWork 台北除了各式工作座位、会议空间,同时也配备有客厅、饮料吧台、足球游戏机等让会员放松休闲。

疫后辐射型办公成趋势

21 世纪初兴起的共享工作空间(Coworking Space)以「共同工作」的模式,让工作空间成为社群平台,方便所有工作者共享资源、缔结合作,透过社群聚集的力量,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而在 2010 年成立的 WeWork,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共享工作空间公司,除了服务个人工作者、新创公司、中小企业,WeWork 也有许多客户是来自全球前五百大企业,包含 Microso、Visa、Samsung 等都是 WeWork 的会员客户。并且在 WeWork 的会员中,有至少超过 70% 的会员相互之间有过业务合作。
在这次疫情高峰期间,全球共享工作空间的营运虽然也大受波及,但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各国逐步恢复工商运作,共享工作空间反而因为可灵活运用的办公室空间,能提供更有安全距离的工作状态,而成为在家工作与回公司上班间的折衷选项,并且这个看似过渡期的折衷选项,已逐渐被视为未来将稳定成长的辐射型(Hub-and-Spoke)工作模式─以总公司为轴心,向各地共享工作据点形成远距辐射网络的新企业工作型态。
同样是远距工作,但在家工作容易因为生活与工作界线模糊,以及缺乏社交环境和支持体系,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并导致更大的身心压力,因此分布在各城市的共享工作空间,在后疫情时代开始成为企业打造远距工作据点的最佳合作伙伴。 Sandeep Mathrani 也特别提到,面对疫情,需要的是更多的工作空间,而不是更少的工作空间。除了企业总部,靠近员工住家、能有效缩减通勤时间的工作据点,已是现在许多企业的需求。在今年四月时,WeWork 除了针对疫情中的工作空间安全与改装,发表了《Moving Forward Together》报告,也在当月直接投入数千万美元资金,进行全球各据点改装工程,来帮人们恢复工作做准备。
Sandeep Mathrani 也表示,虽然共享工作空间看似一样把人聚集在大楼内,但 WeWork 除了有 40% 的据点位于低楼层,无须搭乘电梯,再者 WeWork 所拥有的宽敞、可灵活重组的办公空间,也在这时发挥优势,包含提供交错式座位、增加缓冲区等,都让企业员工得以享有更受保护的社交、办公距离。为了优化空间空气品质,WeWork 也已经和全球著名的工程咨询公司 Arup 合作,加强空间 HVAC 通风设计改装,确保各空间享有新鲜循环空气。除此之外,WeWork 也全面加强各据点的清洁消毒频率和范围,并提供口罩、手套与非接触式洗手液等防护用品供会员使用。各据点在服务台、电梯前,也都设置有地面社交距离标示,以提醒会员确保个人安全空间。
重整企业本身已是一件非常高难度的事,在疫情中重整,更让难度大增。 WeWork 在开源节流的同时,也大力提供更安全友善的共享空间,来为疫后发展预做准备,虽然疫情增加了公司改革的困境,但也转而透出新的曙光,接下来,Marcelo Claure、Sandeep Mathrani,以及持续就位的新管理人事布局,是能否带领 WeWork 成功翻转局势,令人期待。

WeWork 香港 Tower 535,在空间设计上特别加入了香港电影与饮茶文化风情。
WeWork 香港 Tower 535,在空间设计上特别加入了香港电影与饮茶文化风情。
充满绿意的 WeWork 纽约 85 Broad Street 空间。
充满绿意的 WeWork 纽约 85 Broad Street 空间。

Related Articl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