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動化浪潮加速襲來,促使全球汽車版圖產生翻天覆地的轉變,誰將會取得未來發展的主導權?
Text_ 林佩璇 / Filia Lin Photo_iStockphoto
從 1886 年第一輛四輪汽車於德國落地後,全球汽車版圖歷經數次更遞。美國自 1913 年靠著流水線生產模式稱霸市場數十年。歐洲則在 1950 至 1970 年間靠著多樣化設計席捲全球。而日本靠豐田汽車的「即時生產方式 ( Just in time ) 」- 僅在需要時生產適當的量以避免浪費,及低油耗車款,趁著 1970 年代石油危機崛起,成為新的霸主。如今特斯拉 ( TESLA )掀起的電動車革命,讓汽車版圖再次面臨巨變,誰會成為未來的主導者?
強勢崛起的中國
為了扶植國內汽車產業並改善空污,中國政府從 2009 年開始推動電動車發展。如今,中國已是全球最大電動車 (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 市場。根據集邦科技 ( Trend Force ) 的數據,2022 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達 789 萬輛,中國佔比超過五成。同時,中國也是全球電動車的生產中心,2022 年有超過40% 的電動車出產自中國。
中國在生產方面極具優勢。一是電動車構造簡單。相較傳統燃油車有超過三萬個零件,電動車的零件數量減少五成以上。以傳動系統作為例子,燃油車有 200個零件,而電動車只有 20 個。而且,零件技術和專利壁壘低,中國能快速發展出完整產業鏈。二是佔電動車總成本比重最高( 40%)的鋰電池,全球產能近七成位於中國,中國車廠有壓倒性的成本優勢。法國汽車零組件商 Frovia 稱,中國車廠生產電動車成本比歐洲車廠低 1 萬歐元。再者,中國在軟體和晶片領域的發展迅速。百度的自動駕駛開放平台 Apollo 在全球有超過 220 家生態合作伙伴,並在深圳、北京等 10 個城市試驗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中國也具備晶片設計和生產能力,而且汽車晶片首重耐用和穩定,主要採用 28 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是中國晶圓代工廠擅長的領域。
得益於龐大內需市場和生產優勢,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 ( BYD ) 和上汽集團( SAIC ) 在 2022 年分別獲得全球電動車銷量第二和第三名,市佔率分別是 11.5%和 7.6%。第一名則是特斯拉,市佔率為 16.6%。中國品牌還以低廉的價格搶攻海外市場,甚至有超越日美德車系之勢。由義大利 - 美國公司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 (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N.V. ) 與法國公司寶獅雪鐵龍集團 ( PSA Peugeot Citroën )於 2021 合併而成的跨國車廠斯泰蘭蒂斯 ( Stellantis N.V. ) 指出,中國電動車品牌的售價比歐系品牌低 40%,2022 年前 9 個月的在歐洲的銷量達 15.5 萬輛,市佔率達 5.8%。法國汽車諮詢公司 Inovev 預估,到 2030 年,中國品牌在歐洲的佔比將達到 12.5% 至 20%。除了歐洲,在人口密度高且缺乏大眾運輸的東南亞國家,中國品牌的電動車也極受青睞,尤其是 2 萬美元上下,續航里程約 250km 的微型電動車,已經威脅到日本車廠在當地的霸主地位。雖然中國汽車品牌跨出亮眼的第一步,但還需要時間證明其可靠性、品質,並累積品牌價值。
歐洲在賽道上加速奔馳
歐洲近年推廣電動車不遺餘力,主要是想擺脫石油能源依賴。因應歐盟預定 2035 年起將禁售燃油車,加上政府提供補貼和完善充電基礎設施,歐洲電動車市場生機勃勃。再者,對於歐洲車廠來說,中國最重要的海外市場,為免被市場淘汰,加速轉型勢在必行。歐洲車廠業靠著優異的量產能力和平台化設計,5 年內已經推出十多種車款,且性能、續航力、車體材料和內外裝設計都不輸特斯拉。車廠還有另一個武器,深植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和價值,例如富豪汽車 ( Volvo ) 是安全的代名詞,而賓士 ( Mercedes-Benz ) 有著奢華穩重的形象。畢竟汽車是耐久財,除了作為代步工具,更是車主身分和個性的體現。消費者在購車時仍會考量品牌形象、機電可靠性等因素。
歐洲車廠最大弱點是欠缺軟體和晶片開發能力。福斯汽車前執行長赫伯特·迪斯 ( Herbert Diess ) 在 2022 年7月就因軟體問題而下台。車廠深知,慣於硬體導向的思維不利於軟體發展,因此積極和 ICT 業者合作,例如寶馬 ( BMW ) 和亞馬遜 ( Amazon ), 福斯 ( Volkswagen ) 和微軟 ( Microso )。同時,為彌補晶片產業缺陷,歐洲車廠攜手晶片商合作發展各種晶片,如輝達 ( Nvidia ),意法半導體( STMicroelectronics ) 。各國政府也提供高額補貼,希望吸引包括台積電 ( TSMC)、英特爾 ( Intel ) 在內的晶圓代工廠於歐洲境內設廠來完善產業鏈。
美國面臨邊緣化危機
面對來勢洶洶的電動車浪潮,美國總統拜登 ( Joe Biden ) 上任後頒佈多項措施,包括將投資 1,740 億美元於電動車領域,並提供百億美元補貼車廠和電池廠。政府期望在 2030 年時,電動車能佔當年新車銷量的 50%。在政策支持下,各車廠喊出遠大目標。福特汽車 ( Ford ) 目標到 2030 年,全球銷量有 40% 為電動車。通用汽車 ( General Motors Company ) 計畫至 2025 年於全球推出 30 款電動車。斯泰蘭蒂斯宣布至 2030 年純電和混合動力車款分別佔歐洲和美國市場的 70% 及 40%。
然而,美國汽車產業轉型速度明顯略遜一籌。便宜的汽油價格,充電站佈建緩慢,駕駛距離較長,使得當地消費者對電動車興趣不高,目前電動車佔比僅3%。再者,美國車廠無論是技術和品牌都不如歐洲車廠,心態也略顯保守。福特目前主要使用福斯的電動車平台MEB來開發車款。雖然公司正打造自己的平台,但還需要更多資金、人力和時間。通用汽車在 2021 年因 LG 電池質量問題,導致旗下 Bolt EV 三次召回,目前打算放慢轉型腳步,先確保電池品質和供應。斯泰蘭蒂斯採用純電和油電混合雙頭併行的保守策略,恐導致轉型腳步更加遲緩進而失去市場。另外,美國汽車品牌給消費者的觀感是油耗高、維修率高、但價格較低。如今中國電動車品牌正以更強的價格競爭力搶攻中低階汽車市場。美國車廠若再保守以待,未來的產業地位將被削弱,恐淪為二線車廠。
日本將再次淹沒於時代洪流中?
對於這波電動車熱潮,日本長期抱持抗拒心態。主要是日本政府和車廠的守舊心態,擔憂產業結構轉變引發的失業危機,以及無法輕易拋棄在油電混合技術的成功。豐田汽車 ( TOYOTA ) 前社長豐田章男更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電動車不是汽車產業的未來」、「電動車若普及會導致日本缺電」等負面言論。2022 年日本車廠包括豐田、本田 ( HONDA )、日產 ( Nissan Motor ) 等合計賣出僅 20 萬輛純電動車,全球佔比 2.6%。
眼看抵擋不了時代變遷,日本汽車產業在 2021 年終下決心投入戰局。先前高舉反對標語的豐田汽車,在 2023 年隨著新的執行長佐藤恒治走馬上任時,宣布將以電動車作為發展重心,並計畫投入 300 億美元,在 2030 年前開發 30 款電動車,同時也在美國和日本建置電池工廠。本田也和通用與 Sony 合作,共同開發電動 SUV 以及車用軟體,目標到 2040 年將僅銷售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但落後的日本車廠如今要拉近與對手的距離並不容易。除了機電技術外,在軟體、自動駕駛運算、晶片、感應器等相關領域,日本的國際競爭力並不強。當歐美車廠已經和科技業者合作多年,日本才要開始佈局。在先機已失,轉型遲緩的情況下,日本車廠有可能會重演半導體和手機產業的覆轍,無法抵擋時代變遷而慘遭市場淘汰。
全新的產業樣貌正在發生
當車廠在爭奪產業地位時,來自科技業的新勢力,也虎視眈眈伺機而動。特斯拉對於汽車最大的創新,在於率先為汽車導入中央作業系統的概念。這一轉變,電動車本質更接近電腦或是手機。「軟體定義汽車」( So ware-Defined Vehicle ) 的概念, 為 Google、Apple、Amazon 和百度等ICT 大廠切入汽車領域的大門。未來當汽車產業進入“ Autonomous Connected Vehicles ” - 萬物連網自駕車的時代,豐富的生態系統和跨領域整合將是產業發展重心,正是 ICT大廠的拿手好戲。或許未來汽車會如手機和電腦,走向軟硬體分開的商業模式,ICT 業者主導車用 OS 和軟體發展,而車廠或如代工廠 (如鴻海、立訊)負責硬體組裝。據傳鴻海除了為美國新創車廠提供代工服務,也正和通用汽車洽談訂單。許多傳統車廠憂心,一旦軟硬分家的商業模式形成,汽車製造業最終會淪為 ICT 業者的代工廠。
電動車崛起,不僅是一場汽車動力革命,產業結構也發生劇烈變化,誰會成為新的霸主,誰又會黯然離開舞台,一個全新的汽車版圖正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