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传递优质生活美学 - 领略顶级生活的极致品味

The Financial Crisis 10 Years On

金融海啸十年回顾

The Financial Crisis 10 Years On 金融海啸十年回顾

10 年过去了,全球股债市表现良好,未来是否如联准会主席叶伦所说,有生之年不会再发生金融危机?

Text/李紹廷,Michael Lee Photo/iStockphoto

2017 年 6 月底,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於英國國家學術院發表演說時指稱,由於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銀行體系的改革,她堅信在大家「有生之年」內金融海嘯不會再度發生。金融海嘯 10 年過去了,股票、 匯率、原物料、債券與衍生性商品等重要金融市場有何變化?這 10 年金融市場所造成的變化,是否如葉倫所預期,未來金融危機在「有生之年」從此消失?

美國股市表現仍為全球第一,民生用品表現良好

儘管 2008 年金融海嘯濫觴於美國房地產泡沫,近 10 年美國股市仍為全球主要股市中的領頭羊。從 2007 年底至 2017 年 9 月初為止,美國標準普爾 500 年化複合報酬率為 5.4% ;代表美國科技類股的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分別為 9.3% 與 10.6% ;同期 MSCI 世界指數報酬僅 2.2%。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如 MSCI 歐洲 10 年年化複合報酬率 2.8%,略優於平均;日本東證僅 0.9%,新興市場如 MSCI 中國指數(-0.3%)與 MSCI 新興市場 (-1.2%)則仍未回到海嘯前水準。若再觀察標普 500 的產業分類,表現最好的產業與民生用品息息相關,包括民生必需消費品、非必須消費品與民生健保,3 個產業 10 年年化報酬率皆超過 10%;科技 9.7%位居第四;表現最差為能源與金融,報酬率分別為 1.4% 與 0.3%。 原物料與匯率市場表現與股市類似,美元指數 10 年升值 20%;由於歐洲經濟仍有就業市場的結構性問題,英鎊與歐元兌美元相較 2007 年底下滑 34% 與 18%;日圓與人民幣兌美元 10 年來則分別升值 2% 與 12%。原物料方面,民生必需品的食物類商品仍維持每年約 1.8% 成長,10 年合計成長 20% ;但工業用原物料與能源則仍未回到海嘯前水準,相較 10 年前下滑約 19% 與 33%。與原物料高度相關的波羅地海指數,不論是散裝、海峽型或巴拿馬型指數,如今相較 10 年前大幅減少超過 8 成。

高收益債實為表現最佳資產

根據彭博社統計,過去 10 年來成長最多的實為高收益債,不論是歐洲或美國的高收益債指數,漲幅皆超過美股標普 500 指數,歐洲與美國高收益債 指數 10 年年化報酬率高達 9.1%與 7.9%,美國國債指數報酬率也有 3.4%,還高於 MSCI 世界股票指數的 2.2%。數據顯示金融海嘯以來,全球政府透過量化寬鬆刺激經濟,然而,不僅多數貨幣未進入實體經濟,反而造成金融資產價格上漲,以及債務持續擴大。例如去年底國際貨幣基金(IMF) 研究報告表示,全球債務規模已達 152 兆美元,約為 113 個樣本國家 GDP 的 225%,自 2007 年的 200% 持續上升。經濟成長較快的中國也持續依賴刺激措施以達成成長目標,私部門債務佔 GDP 比重從 2007 年的 95% 大幅成長至 175%,2016 年底公私部門債務合計佔 GDP 約 235%,預期到 2022 年將超過 290%。企業以債養債,但持續增加的債務已削弱企業償債能力,IMF 在今年四月中指出,美國 S&P500 指數公司的利息保證倍數(息前稅前盈餘/利息支出)跌破 5.5 倍,接近 2009 年的 5 倍水準。

监管趋严,但川普欲放宽金融业管制

2008 年以来,监管当局推出如《陶德法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与《巴赛尔协定III/Basel III Accord》等,前者用意为改善超级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情况、保护消费者免于金融诈欺、采纳《伏克尔规则/Volcker Rule》以限制银行从事投机性交易,后者目的为提高银行资本与流动性等。过去 10 年美国政府也积极对金融业者开罚,根据波士顿谘询公司与金融时报统计,过去 10 年全球金融业罚款高达 3,000 亿美元,在美国的银行业者就达 1,500 亿美元。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由于监管趋严,2016 年底全球衍生性商品名目本金相较 2007 年底减少。2007 年衍生性商品名目本金高达 586 兆美元,为当时全球 GDP10 倍; 2016 年底名目本金则为 483 兆美元,为全球 GDP6.4倍。若观察市值,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值则仍维持约 15 兆美元至 20 兆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衍生性商品多仍属场外交易,实际市值统计缺乏透明度,由于影响金融业净值数庞大,监理机关也不敢妄将场外交易改为集中市场买卖。
然而,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后为实现其竞选政见,目前正着手积极松绑金融管制。今年二月,川普签属行政命令,令财政部重新检讨《陶德法兰克法案》部分法案,目标是让美国银行业更易贷出资金予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以及放宽伏克尔法则让投资银行提供市场更多流动性。6 月初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大幅反转《陶德法兰克法案》的金融选择法,并提交参议院表决。7 月初,川普又提名曾任财政部官员的私募基金经理人奎尔斯(Randal Quarles),出任联准会负责金融监管的副主席。 奎尔斯过去曾对金融海啸后金融监管作法多所批评,因此被认为是对银行业友善的人选。此外,目前川普身边的高盛帮(Goldman Sachs Alumni) 成员包括美国财政部部长米努勤(Steven Mnuchin)、财政部副部长唐纳文(Jim Donovan),与未来可能成为联准会主席、现为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寇恩(Gary Cohn)等人。今年 8 月底在美国杰克森洞(Jackson Hole)举办的央行年会,叶伦与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Mario Draghi)皆指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叶伦认为若要撤回 2008 后的改革措施,应“小幅度”的撤回,德拉吉则表示,目前全球主要央行仍以货币宽松支持经济,若此时松绑金融监管会特别危险。

景气循环、人性的恐惧与贪婪永远不变

2008 年金融海啸的 80 年前有 1929 年经济大萧条,再约 70 年前有 1857 年的 世界经济危机(肇因于生产过剩)。若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标准,检视叶伦所说的“有生之年不会再见”说法,世界级的金融危机发生频率确实较低。但过去数十年全球仍出现大大小小的危机,例如 1973 年石油危机、1987 年黑色星期一、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 年科技泡沫、2011 年欧债危机等等。金融海啸 10 年过去了,实体经济仍欲振乏力、量化宽松导致 资金游走寻找机会以及全球债务激升、川普又欲松绑金融管制,或许未来金融危机的发生频率因此上升。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若观察金融史会发现“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不论是景气循环、或是人性的贪婪与恐惧(Greed and Fear)仍永远在天秤之间摆荡。 金融危机后,全球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表面上避免了系统性危机,但过去 10 年来四大央行(美、欧、中、日)资产负债表从 2007 年底 6.4 兆美元,增加约 13 兆美元至如今 19.4 兆美元,全球存款户 10 年利息收入被零息政策 (ZIRP-Zero Interest-Rate Policy)没收。未来在欧美央行缩表过程中,财政或财务脆弱的国家、产业、公司将首当其冲,债务较高的公司在去杠 杆过程中可能因利率提升而导致清算或以债换股,长期债券投资人也或许面临利率上升带来的大幅资本利损。金融危机10年后,全球经济仍未走出量化宽松带来的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投资人仍需如履薄冰、不可掉以轻心。

Related Articl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