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庭園的館長,是上帝,祂創造了一座種有善惡之樹、生命之樹,綠意、流水,以及動物們一起生活的伊甸園。那庭園,是人的心靈重歸安詳並昇華的所在,就像庭園( Garden )這個字的起源,來自古諾爾斯語「 Garor 」,意為「世界」。於是,我們建造安居的房屋,卻從未忘懷庭園裡那豐富的自然世界,兩者兼備,才是完滿的生活。
無論東西方,都有各自對庭園居所的追求。從 19 世紀的維多利亞式庭院,博物館似的收羅異國植物,到 20 世紀走向自然鄉村風的庭園,老樹、牧地、羊群,與遠景的農村共構開闊視野;北美、南美國家的庭園風格則是讓自然恣意揮灑,展演生命的澎湃與熱情;回望東方,則在枯山水與幽微的陰翳之美中,探見日式庭園的心靈禪境。再華美的豪宅,少了自然便見空洞,庭園的賦歸是必然的趨勢,是都市化之後的現代社會彌足珍貴的舒心之所。
Castle Hill House │自然與工藝的瑰寶
歷史上,英式莊園是貴族們擁有的私人物業,也是權力與財富的象徵。以廣袤遼闊的草原襯托建築的恢弘壯麗,廣闊的庭園有著細緻且多元的景觀,建築裡則是細緻的工藝和奢華典雅的佈置,呼應著貴族們豐富的收藏品:繪畫、書籍、陶器、紡織、家具,對於各領域工藝的極致追求。
曾經,因為民主進程,貴族體制在 20 世紀初期退出英國政治舞台,英式莊園也隨之沒落,拆的拆,毀的毀。直到 1974 年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推出《毀去的莊園》展覽,忽地喚醒了英國人,進而意識到莊園是英國偉大的文化遺產,在逐步推動保存及細心維護後重獲新生,並藉由開放參觀和影視作品合作,顯露它的瑰麗。
莊園的珍貴不僅在歷史價值,而是與自然美景的相契,宛如從《傲慢與偏見》書中展開的悠悠風光,是都市人難以窺見的美,例如由英國蘇富比國際房地產釋出的「 Castle Hill House 」,雖然沒有數百年建築歷史,但莊園文化的底蘊卻充盈在每個建築角落,若你非常嚮往 18 世紀英國那恬淡的鄉間味道─清爽的空氣,優雅而不張揚的英式農舍和小教堂,丘陵和樹林,鄉村裡的小路,還有令人異常珍惜的明媚陽光和常帶著微風拂揉的大片翠綠草原,你必然會愛上「 Castle Hill House 」。在屋內走到巨大無比的窗前,你會看到窗外有遠近高低寬廣平整的草坪與花園,再讓視線延伸到無限遠的山林和天際之間。
「 Castle Hill House 」位在克羅伯勒小鎮( Crowborough ),遠離塵囂的鄉村小鎮在近幾年相當熱門,澳大利亞女星凱特• 布蘭切特( Cate Blanchett )和她的編導丈夫安德魯•厄普頓( Andrew Upton )就已斥資 450 萬美元在英國購置了一棟鄉村莊園。該莊園占地逾13英畝,位於名流雲集的東蘇塞克斯郡地區( East Sussex Area ),離倫敦南部只有一小時車程,田園風光美如畫。
在舊時代的英國莊園,其公園會保留中世紀時期的原始樣態, _林地則保留 18 世紀景觀設計,在大小和比例上都恰到好處呼應建築。樹林、牧地、草坪間規劃了許多別具特色的渠道、小徑和步道,為午後漫長的散步提供引人入勝的景致。走下「 Castle Hill House 」的橡木樓梯長廊,走出讓人印象深刻的接待大廳,屋外延伸 39 英畝的花園、庭院,還有從舊世代就存在的老森林,迎接主人的到來,在樹林深處有各種豐富野生動植物,有三個湖泊搭建有迷人的樹屋,作為暫時遁逃的生活小情趣,樹屋裡沒有太多現代化的設施,在古樸中,依舊保有 50 年代英倫獵屋的風情。特別是走起來還會嘎吱作響的地板,再加上小原木桌及手工椅,彷彿走入小說裡的場景。
「 Castle Hill House 」專為生活品味家打造,起居室的開放式壁爐映著從拍賣場蒐來的古老初版書,悠然而恬靜,餐廳則充盈令人愉悅的暖色系,從橫樑天花板與木地板、鑲板都帶有老工匠的細膩手感,廚房與早餐室則有面向遠方庭園的露台,你可從室內的葡萄酒窖挑選幾支佳釀,沉醉在這綠意映照的午後,接著,到莊園西側的露台私人泳池布置一場浪漫,這裡提供了楊樹大道的美景,你舉杯邀請在大面玻璃窗內、剛睡醒的愛人邁開腳步快些下樓 _,共享溫暖的陽光。
Hotel La Semilla │隱居在大自然的庭院
「沒有任何事物及得上大自然的睿智。」(Nothing is wiser than nature)試圖在建築裡或建築旁打造庭園的想法太過狂妄,對設計旅店 Hotel La Semilla 來說,次序是全然顛倒的。面對整片與海岸共生的原始叢林以及馬雅遺跡,建築該是謙卑地住進時光與大自然的庭院中,以最樸實的面貌映襯這份賜予。
這棟僅有 9 個房間的設計旅店,座落於墨西哥加勒比海沿岸的普拉亞德爾卡曼( Playa del Carmen ),基地所在位置被大片原始叢林以及馬雅遺跡包圍,原是偏遠地區,直到近年才躍升為城市裡的時尚新中心,飯店一旁便是城中著名的 La Curva del Chango餐 廳。
大自然,是 Hotel La Semilla的 起點,也是整體設計的核心。汲取粗獷奢華風潮( Rough Luxe )為靈感,建築內外都採用有機形式和簡單的設計,以映襯出墨西哥的歷史底藴、周邊豐富的自然環境,形成旅店獨特風格。它有一種明快且悠閒的氣氛, _讓人感受到滿滿的野生氣息,像是鼓勵著人們扎根,重新找回與自然共生的關係,重新體驗生活。
建築師 Jaime Ingelmo 以當地的石材、混凝土、磚塊創建出旅店樸實的面貌。沒有過多色彩,僅以潔淨的白和石材原始的色澤呼應海岸之美。「白色是永恆,它能帶來光亮、平靜和寬敞感,同時白色也很多變,可以是浪漫的、質樸的、傳統的或現代的,永不過時。」 Hotel La Semilla 定義的粗獷奢華是擁抱因時光磨損所產生的缺陷,時間是接續的,不該被劃分為「新」與「舊」。面對被歸屬於「過往」的事物,改以一種嶄新且青春的角度重新呈現,進而傳達出建築與自然融合的真實感,這讓 Hotel La Semilla 雖是新建築,卻像是在時光中跟著自然一起活到當下。
虹夕諾雅輕井澤│漫步四季森林
輕井澤的美,值得一座桃花源般的聚落。這座東京後花園實是一座豐富多變的自然之庭,山野森林簇擁、湯川包圍,千百種動植物同住山谷,在四季裡各有不同的生態美景。淺間山麓裡的谷之聚落,更被視為是日本珍貴的「原風景」。
春櫻、夏花、秋楓、冬雪,自然的原始之美與虹夕諾雅輕井澤譜出桃花源之旅。山林環繞即是最美的四季庭園,建築師以河水為巷弄,連接起如村落般零散分布的獨棟別墅,配合自然生態調整建築動向,保護著充滿動物生息的森林。不願輕易打擾這份美好,只願守護這座自然之庭共生共榮,成就了虹夕諾雅輕井澤絕美的「山中聚落」。
要在這裡打造一座百年後還能持續存在的旅館,定然需懂得與這座自然之庭共生共榮。虹夕諾雅輕井澤原名為星野溫泉旅館,在進化之前,他們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構思,一方面要將考量周遭生態聚落,同時也要讓世界看見這裡的美,進而珍惜日本原有的特色。最終,決定在此打造當代生態聚落,實踐如桃花源般的理想。
由建築師東利惠設計的別墅建築簡約俐落,呼應著淺間山的景致,而湯川河水就是巷弄,也是連結自然生態的途徑。每間客室都規劃了寬敞陽台與走廊,邀人親近自然,也讓窗外景色更富層次。森林生態沿著河水及湯川支流貫穿的梯田注入園區,林木花朵自在生長、鳥禽駐足棲息,偶爾,野鳥飛上窗前樹梢,河上小鴨愜意戲水,帶來生命純然美好的氣息,才是真正能透入五感的四季風景。
旅館內結合了西化設備,讓住宿體驗更為舒適。諸多細節謹慎考量,默默守護著周遭生態。例如床邊燈,特別挑選過色溫的燈泡能避免蟲蛾撲入室內,還有獨特的建築動向,是為了附近森林的飛鼠生態而繞路砌造,得留下飛鼠棲息的樹木群。星野集團更找來能源專家松澤隆志,構思以自然能源替代化學燃料,不僅延續星野時期以水力發電的做法,也善用溫泉熱量,環境的天熱地熱及水力發電,達到70%能源自足的理想,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 1,600 噸。
Phum Baitang │柬埔寨的綠色村莊
不同於暹粒多數崇尚老法國的殖民風格酒店, Phum Baitang 設計旅店還原當地本土村舍的面貌,將這片區域打造成一個小村落,傳統棚屋式符合全球永續建築趨勢,帶來絕佳的通風, 45 間Villa風格統一又各自獨立。夢幻的泳池房型以 72 平方米大空間最受歡迎,設有私人跳水池、休息亭與蔥鬱的美好花園,而獨立露臺別墅則有 25 座,在 60 平方米空間中展現最大器度,每一座別墅都反映如奢侈品一般的傳統柬埔寨風格,例如以古老岩石與木材砌成、充滿年代感的臥房,搭配充盈 Aesop 香氣與頂尖高科技設備的浴室,在新與舊之間找到最迷人的平衡。
才開幕不到一年,就獲得 2016 年度亞洲飯店最佳設計,八畝蔥蔥鬱鬱的花園包圍著綠色微型村落, 45 座帶茅草屋頂的木造Villa看似風格統一,實際上卻相互獨立,細節來自當地農村建築的靈感,而原先就存在這塊土地上的百年農舍,則被改造成一處風格小室,作為雪茄吧和雞尾酒使用,配有當地藤條編織成的椅子與東方感十足的長毛地毯,讓人聯想到柬埔寨的流金歲月。這座設計旅店共有兩間餐廳,其中一間宛如當地市集,你可自己挑選新鮮的食材和調料,嚐得到從產地到餐桌最短的距離。事實上,你就在稻米田中央享用料理。更有趣的是,嘟嘟車會載著果汁在 Villa 之間穿梭巡遊,帶來捕捉夏季沁涼的樂趣。
殖民風家具有著穿越時空的魔力,可以讓空間散發出時間感、品味與歷史情懷,對於戀舊的人來說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面對這些古老家具,就彷彿望著一個充滿冒險、遠行與勇氣的時代。 1863 年起被法國殖民近百年的柬埔寨,也對其文化產生既定影響。在 Phum Baitang 的各個角落都安插這樣的劇情,不上漆的舊木料呈現原始質感,充滿思古幽情的家具點綴空間,還有當地藝術家使用大量的藤編技術,讓柬埔寨傳統的藤編工藝,擺脫了東南亞式的繁瑣老派,改以簡潔流暢的線條發揮藤類的材料特性,也傳達永續設計的綠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