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New Nordic Meets New York

在紐約的新北歐行旅

New Nordic Meets New York 在紐約的新北歐行旅

一向驕傲自負的紐約客,卻也紛紛拜倒於近年來風靡全球的新北歐(New Nordic)風潮。在這座引領當代品味的摩登城市,散發著新北歐魅力的風格旅店、咖啡館和餐廳、以及時尚品牌陸續進駐,當新北歐遇上紐約大都會,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迷人火花?

文︱ Zoe 圖︱ 11 Howard、Aquavit、Búðin、Acne Studios 2022.11.22

紐約最潮─北歐風格旅店 11 Howard

正在熱潮浪頭上的紐約新北歐新話題,當然首推 2016 年 4 月於 SOHO 區新開幕的精品旅店 11 Howard 莫屬!空間設計由曾為 Noma 餐廳操刀的知名丹麥設計公司 Space Copenhagen 主導,將前身為老郵局的空間重新改造,以極簡明亮的基調為擁有 221 間客房的旅店帶來全新氛圍。強調天然素材質地的設計主軸,融合搭配石材、木材、羊毛、皮革等元素,無論是床頭的黃銅閱讀燈、丹麥設計品牌 GUBI 家具、或是大理石餐墊,都洋溢著時髦的家居感。
位居 SOHO 藝術街區, 11 Howard 更特別邀來知名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 Jeff Koons )擔任藝術指導,將外牆化身為巨型塗鴉畫作,旅店內藝術品更匯集新銳及知名藝術家作品, 仔細看還能發現出生自台灣的雕塑家 Katie Yang 、以及日本攝影大師杉本博司。

大量撒落室內的光線是北歐臥室的經典風格。
大量撒落室內的光線是北歐臥室的經典風格。

北歐人的享樂生活義務─ Fika 咖啡館

不讓北歐料理專美於前,位在紐約、著名的新北歐式咖啡館 Fika ,店名在瑞典文中就是指「喝杯咖啡、吃些甜點的休息時刻」。即使對瑞典上班族來說,享受 Fika 時光不只是種必要的權力,甚至可以說是個義務,因為 Fika 不僅能讓人適時放鬆,更能讓人們在坐下來享用 Fika 時光時重拾彼此間的真實互動。
帶著這樣的信念, 2006 年 Lars Åkerlund 創立了他在紐約的第一間 Fika ,從座落在中央公園附近的首店,到現在已經開展出第 18 間分店,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有別於紐約分秒必爭的外帶文化, Lars Åkerlund 鼓勵來到 Fika 的人們,不妨在店內挑個座位、好好享受自家烘培糕點的北歐生活方式。據說,不少道地曼哈頓人也真的因此養成了每天 Fika 一下的生活新習慣。

Fika 咖啡館
Fika 咖啡館

傳奇 Aquavit 的米其林二星榮耀

以創立的時間點來說, Aquavit 並不屬於這波「新」北歐風潮,但在談起紐約的北歐餐廳時,卻絕對不能忽略了 Aquavit ,因為早在 30 年前這間由 Håkan Swahn 創立的餐廳,就已經帶著店主分享斯堪地那維亞美食的企圖心。餐廳名稱 Aquavit 來自於堪稱為瑞典國酒的 Aquavit 伏特加,這款在漫漫寒冬中陪伴瑞典人的酒款,洋溢專屬於北國的季節感,某程度上也遙相呼應了新北歐餐飲風潮中重視季節、在地的精神。
雖然身為北歐飲食前進紐約的前驅,但成立於 1987 年的 Aquavit 並非一路平順,尤其是當 2003 年 Noma 掀起新北歐烹飪革命, 2009 年名廚馬爾庫斯‧薩謬爾森( Marcus Samuelsson )離開,這間定位不明的老字號北歐餐廳的前景似乎頗讓人憂慮。直到 2014 年,老闆 Swahn 大膽起用瑞典籍新女主廚艾瑪‧班特森( Emma Bengtsson ),不僅讓 Aquavit 一舉從米其林一星晉升為二星評等,也讓班特森自己成為美國史上第二位米其林二星女主廚!原本是甜點師出身的班特森為 Aquavit 帶來全新的北歐風味,她偏愛將北歐傳統料理元素帶入當代烹調手法,善於表現出食物中深邃的細微氣味與口感變化。到 Aquavit 用餐除了品嘗新銳女主廚班特森的手藝外, 更能細細感受北歐餐飲與紐約並進的時代變化。

各式各樣的醃鹹魚與簡單自然的食材,結合傳統的烹飪方式,卻迸發出了極致創新,給北美大陸帶來別具風味的異域美食。
各式各樣的醃鹹魚與簡單自然的食材,結合傳統的烹飪方式,卻迸發出了極致創新,給北美大陸帶來別具風味的異域美食。

連 Noma 主廚都指名─ Búðin 咖啡館

有著冰島文店名的 Búðin (意指 The Shop ),不僅名列美國最佳多樣烘焙( Multi Roaster )咖啡館之一,也是紐約客心愛的北歐式咖啡館。 Búðin 所提供所有的咖啡中,最具號召力的莫過於由來自瑞典的世界冠軍咖啡師Tim Wendelboe 所烘焙的咖啡豆。這位於 2004 年獲得世界咖啡師大賽的才子名號一出,幾乎就象徵了北歐精品咖啡的典範。連 Noma 主廚 René Redzepi 都大讚由 Tim Wendelboe 所烘培的咖啡豆,這是他喝過最好、最棒的。
此外, Búðin 也販售來自北歐各國的8款特選生啤、以及 20 款瓶裝精釀啤酒,很適合夜訪時來一杯。如果覺得咖啡、啤酒還不夠,店內後半的空間還展示有來自北歐設計師的經典作品,每件都是由店主親自挑選掛保證。無論是喜愛咖啡、啤酒、或只是想感覺一下北歐氣息,位在布魯克林的 Búðin ,都是個值得一訪的好去處。

Búðin 咖啡館
Búðin 咖啡館

征服紐約客的低調時尚指標─ Acne Studios

來自斯德哥爾摩的 Acne Studios ,在征服歐陸之後,陸續在紐約開設的兩間分店也很快成為紐約客的時尚新去處。在這個速食時尚竄行的時代,Acne Studio到底有什麼魅力能擄獲看慣各家名牌的刁鑽紐約客們呢?或許先從Acne的全名可以得到一些訊息, Acne 取自 Ambition to Create Novel Expression 縮寫,意味著「創造新樣態的企圖心」, Acne Studios 創辦人強尼‧強納森( Jonny Johansson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專訪時曾說,「我們從一開始就認定,必須要做獨特不平凡的設計。」
著重剪裁與獨特材質的運用,加上品牌對於性別、種族等議題的關注,讓 Acen Studio 的服裝帶有一股低調卻不羈的當代氣質。混合穿搭度高的特色,也吸引許多穿搭功力一流的紐約時尚客,將每季新款視為衣櫃裡必備單品。最特別的是, Acne Studio 還推出《 Acne Paper 》刊物,半年一刊,內容完全與品牌商業沒有直接關連,反倒是環繞著藝術、攝影、獨立評論為主要調性。有外在、又有內涵,難怪紐約客也為之傾心。

銀色的世界是下一個時尚的搖籃。
銀色的世界是下一個時尚的搖籃。

一起擁抱夏日陽光─北歐仲夏節在紐約

每年 6 月底左右,紐約曼哈頓河畔公園總有一天擠滿了歡樂的大人小孩,放眼望去幾乎人人都頭戴可愛花冠、身上穿著絢麗的傳統服飾!依照習俗,瑞典的仲夏節為期二天,包括「仲夏節前夕」和「仲夏節當天」,大家會一起歡唱跳舞迎接一年一度的仲夏節,也就是一年當中白晝最長的日子。
早年瑞典移民將這個對北歐人來說十分重要的節日帶入美國,時至今日,仲夏節也已經成為瑞典人的年度家庭聚會日,在公園裡時常能看到一家好幾代圍坐在草地上野餐的溫馨場景。在仲夏節中,最亮眼的裝飾主角就是「仲夏柱」( Midsummer Pole ),滿滿的綠色嫩葉和繽紛花朵妝點著以木軸為基底的柱子,眾人合力完成布置後就是圍著花柱跳舞的時候了!瑞典傳統童謠《小青蛙》絕對是人氣最高的必跳曲目。
仲夏節的野餐料理中有幾種食材是家戶必備的,醃漬鲱鱼、燻鮭魚、當季新採收的馬鈴薯、還有鮮嫩欲滴的夏季草莓。象徵著瑞典靈魂、濃度高達 38% 的白樺樹液純酒( Sav Snaps )也是節慶的當然良伴。關於仲夏節,瑞典人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據說未婚的女孩若是在返家途中摘取七種不同的花朵,回家放在枕頭下,當晚就能夢見未來的另一半。若未婚女孩們有機會參加仲夏節,不妨試試這可愛的傳說。
而隨著近年來新北歐風潮的風行,越來越多道地紐約客紛紛加入仲夏節行列,也讓仲夏節逐漸成為大蘋果的城市年度盛事!

北歐仲夏節在紐約
北歐仲夏節在紐約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